難的也變簡單
所有的事物都可以變簡單
簡單,就是目標!!
有一天我也會找到自己的智慧!!
1. 有錯的地方,再火大也要吞下去。
2. 財富是個工具,但不是目的;因此,人不要變成金錢的奴隸。
3. 生命是一條美麗曲折的迂迴小徑,夾道花顏蝶麗,美實絫絫,但我們很少品味與
鑑賞,一心只想早點趕到幻想中美好的康莊大道,然而在前進的路上,逐漸的樹
影淒涼,花蝶匿跡,果實無存,最後竟發現到達一處荒漠。-------------薩拉
4. 種子散佈在泥土裡,從不懷疑他能否發芽,從不憂慮怎樣穿出泥土,從不埋怨壓
頂的石子,惟有堅毅不屈的精神,慢慢地從泥土中鑽出來,然後抽葉、開花、結果 --------------歌德
5. 每個陷入戀愛的人都是詩人。-------------------------------------杜薇
6. 戀愛不是慈善事業,所以不能隨便施捨。---------------------------蕭伯納
7. 如果我們要懲罰一個敵人,我將使他陷於常常憎恨一些人得不安中。-----摩爾
8. 寧被嫉妒,不被憐憫。-----------------------------------------希羅多得
9. 愛情是男人生命中的插曲,卻是女人的全部。-------------------------拜倫
(這句似乎有點爭議)
10. 所有的真愛都必須建築在尊重的基礎上。--------------------------白金漢
11. 愛情沒有預約的,環境可以促成你的愛情,也可能拆散你的愛情。----亞爾培
12. 人生無友,猶如生活中無太陽。----------------------------------尼采
13. 規勸朋友要在背後,讚揚他們需公開。---------------------------西拉斯
14. 大部分的人都是用自己早年造成晚年的悲哀。---------------------布呂耶爾
15. 青年人要有老年人的沉著,老年人要有青年人的精神。---------------海明威
16. 不知道如何生活的人,應該把死當做好事。-----------------------蕭伯納
17. 閒暇是一襲漂亮的衣服,但不能長時間穿著。
18. 我們常依自己的才能來判斷自己,別人卻是依你已表現得來判斷你。
19. 一小時的專注工作,勝過幾年恍惚的生活。
20. 與其做成功的人,不如做有價值的人。---------------------------愛因斯坦
21. 吃飯為維持生命所必須,讀書為充實生命所必須。
22. 面對變動的大未來,永遠把自己放在新手的位置。
23. 簡單的活著,高明的想著。
24. 節儉是窮人的財富,富人的智慧。------------------------------莎士比亞
25. 失掉金錢,失掉某些東西;
失掉了愛,喪失大部份人生;
失掉了勇氣,你就一無所有。
26. 生命易逝,不容輕擲。
27. 大肚能容,容天、容地、於人何所不容
笑口常開,笑古、笑今、萬事付諸一笑
28. 與其悲嘆就這樣死去,倒不如感謝上帝賜給我生命。-----日劇 美麗人生 杏子
29. 無情不足成就偉大的事業。------------------------------------黑格爾
30. 吃別人的頭路,練自己的功夫。
在離考前一個月時,學弟妹們請務必準備一張行程表,好好規劃剩下的30天,不論你是要把考古題再重頭做一遍,還是把不熟的地方再看一次,或是大範圍重頭看一遍,都可以.只是最好可以把計畫列出來,我剩下一個月所做的事情大致如下:
有機: 重做15~22 29章 後面習題+例題,一天一章,大約兩至三小時
無機: 一天看一章節的習題+例題,後來越看越快,因為都看過很多遍,就會一天兩
三章,時間大約兩至三小時
物化: 11~16章後面習題 19 20 21 22 23 24的例題 25 27章習題+例題
儀分:看學校老師筆記+後面習題
額外我利用春假(差不多七天),把所有考古題再寫一次,大約是一天六份(極限)+訂正,這個動作見仁見智了,我是因為覺得外面太吵,天天放鞭炮,根本念不下書,才會想乾脆來寫題目,模擬一下考試時,被暗黑時的心情…XD
PS.看了這麼多篇心得,你一定會感覺我念書就是不斷地重複,因為熟能生巧,考試是有時間限制的,熟練到不動腦就可以動筆境界你就成功啦,還有,我建議剩下一個月最好不要再接觸你完全沒碰過的東西了,除非是針對某學校,不然你又要花好大時間去熟悉新東西,舊的東西很有可能就會漸漸忘記,
說到暗黑,這就是無法控制的因素了,可能你分到的考場旁邊在運動會,或是休息區,那吵雜的聲音是不可避免的,你只能從現在修身養性,不受影響,或是去拜拜,祈求有個安靜的考場,另外你旁邊的考生也是影響之一,像我考台大的時候,我右後方就有一個女生,不知道是拿鋼筆還是甚麼筆,寫字時,那筆撞到桌面的聲音超級大聲,答答答答,真的是吵到我想站起來撕他考卷,後來還有其他人對她罵髒話,連我都聽到了…XD,所以大家好自為之吧,(有興趣可以去八卦板爬文)
注意事項:
1. 看考場基本上是前一天再看就好,而且他考生位置還可能是前一天晚上才貼,所以
一個禮拜前看考場只能看到場地,看不到自己的位置,像考台大,超過5點,管理員
還不讓你進去看,說隔天早上六點再來看…ORZ
2. 考試時,你的書包都可以放在教室前面的地方,也有不錯的監考員,允許你把書包
放在旁邊,我考成大就是這樣…XD…結論是你的包包可以帶進考場的
3. 鉛筆盒,筆袋,在考試時可以放在桌上,監考員基本上不會管你,除非你的行為怪異
,不然放抽屜也可以,只是不要讓監考員以為你作弊就好了
4. 遇到准考證要貼照片時,最好找較不鮮艷的照片,不然每次考試,准考證放在桌上
,我都會不時看自己的照片,會分心的…Orz
5. 考試前一個禮拜,如果有跟我一樣要帶兩台計算機的人,請花時間多按按計算機,
因為我兩台機算機算是同型號,但是再按÷2Π跟÷2÷Π居然會有不同答案,
所以你要自己注意自己的計算機,我用的好像是卡西歐-350,這台考試可以帶沒有
問題!!
6. 考完一科時,請盡量不要討論上一科的問題,因為中間考試休息只有30分鐘,你就
好好看一下下一科,或是好好讓眼睛休息,這你可以跟你的好友溝通好,不然容易
影響接下來的考試^^”
7. 看考場時,第一看考場,第二找廁所,第三找附近賣吃的地方,不然自己準備也可以
,不用到時跟大家擠來擠去,中餐時間大約1個小時到一個半小時不等,
8. 考試一科時間大約100分鐘
9. 這學年一天下來考試順序
成大,中山: 物化->有機->無機->儀分
中興: 有機->物化->無機->儀分
台大: 英文->有機無機->物化分析
中正: 普化->有機無機->物化分析
聯大:- 綜化->有機無機->物化分析
10. 一個考場大約可以容納50~100人不等,所以座位不像你們考期中考一樣會把位置
拉開,反而就像你們平常上課那種間距,是滿近的,所以你旁邊的人轉筆,抖腳,你
應該都會感覺得到,你也可以用這招去暗黑別人…XD
11. 你可以找你的好朋友在差不多時間去繳費報名跟上網填資料,這樣你們很容易被
排在同一班,有個伴也比較好!!
差不多是這樣…
有看的請給我一點鼓勵吧,
投機與投資一樣,都是中性詞。沒有投資好而投機壞的道理,多數在股市及期市中打滾的人,都是為了賺取差價所帶來的利潤,其實都算是投機客,本書就是為立志在金融市場投機獲利的朋友而寫。
肖杰以初生牛犢不畏虎的科學態度和大無畏精神,在投機實踐中,對不少經典技術分析方法進行了新的探討,如從趨勢的力度、形態方面豐富了傳統趨勢理論,結合趨勢線比較有效地克服了傳統價格形態理論的不足與缺陷,完善了價格形態理論。
過去一些朋友認?傳統趨勢理論與價格形態理論,應用於實踐總是不盡人意,甚至屢屢出錯,相信看了此書以後,會有耳目一新之感,並對實戰有不少益處。
投機要的是鐵的紀律與原則,更要的是尊重事實的科學態度,跟著市場走,與時俱進,肖杰願與各位立志投機的朋友共勉。
作者簡介
肖傑
聚財網帳號:小期
生於1987年,證券期貨市場職業投機人,投機客金融網的創辦者。
*14歲,離開學校,開始接觸股票。
*15歲,在父母的支援下,開始參與證券期貨投機,走進了這個天下最具魔力的遊戲的大門。
*18歲,成?法定成年人,通過自學拿到大學文憑,通過了國家期貨資格考試,接手管理一隻總額超過人民幣500萬元的私募基金,並??多大戶提供交易技術支援。
心得:
這本書可視為各個技術分析理論的精要整理,適合想要一窺各種技術分析的讀者,文中作者提到順勢而為,停損觀念,還有作者對投機技巧的心得。
內容簡介:
說起來,在不少投資人認知上,「移動平均線」是一個平淡無奇的技術指標。殊不知,簡單平凡中才能看見其不平凡之處,許多在金融市場的前輩不斷告誡,如果能真正認識股價波動的意涵,就算是平凡易見的技術指標,也能帶給我們操作上豐厚利潤,而「移動平均線」正是這樣的指標。
操作任何金融市場商品首重趨勢,而趨勢是由K線組合而成,因此認識趨勢與K線的種種組合變化,是投資朋友學習技術分析的基礎課程。有了這些基礎,就可以很容易切入不同指標研判,拙作《主控戰略K線》(寰宇技術分析190)、《主控戰略開盤法》(寰宇技術分析194)都已做詳述。在本書舉例說明的過程中,會不斷出現,讓投資朋友溫故知新,更加靈活運用。
本書的完成是以謝佳穎老師所著《技術分析理論與實務》,以及Apple&Hitschler著作的《Stock Market Trading Systems》(以上兩書均已絕版)作為參考書籍,再加上筆者許多關於均線、指標的獨特見解和實際操盤經驗,所以這是一本市面上少見專門討論移動平均線的書籍。
作者簡介
黃韋中(阿民)
台南人。國立大學畢業,成大機研所進修,專長為股票技術分析、機械設計與紫微斗數命理研究,曾任:飛狐交易師軟件技術顧問、《中時晚報》、《中華日報》命理專欄作家。主要著作有:《主控戰略 K線》 (寰宇技術分析190,2003年)、《主控戰略開盤法》(寰宇技術分析194,2004年)。
心得:
本來想要找杜金龍大師的作品來研讀一番,只是圖書館借不到,後來就翻到這本書,這本書是技術分析類的書,內容前幾章比較平易近人,也很實用,後面部分應該更實用,可惜我等級不夠,有看沒有懂,是屬於較深入的書,有興趣於技術分析者,可以參考看看
本書為介紹程式交易的內容與從事交易的方式,並剖析為何絕大多數投資人在市場上投資,幾乎難有全身而退的幸運。透過介紹程式交易的運作與解釋,建立起投資人應有的交易心態與交易認識,進而導入程式交易的實際操作,協助投資人避免落入慘賠的必然結局,扭轉成穩健獲利成為可期的未來。
作者簡介
曾永政
民國62年出生於台北市萬華區,童年眼看父母搭上台灣經濟起飛的年代,從貧困的環境到小康之家。在國中時期因喪父而經歷了人情冷暖,為了家中事業,中斷大學學業,而後淡出家族事業經營,並投入股市這迷人的魔境。幾經遷家,落腳山林,幸得母親、太座支持,如今過著以期貨操作為主,也兼任會計工作的愜意生活。
曾與七位聚財網作家合著《投資路上酸甜苦辣》。
心得: 看過富爸爸窮爸爸一書的讀者應該都知道利用資產去幫自己增加收入,而此書就是利用程式交易去幫自己賺錢,也就是被動收入,本書比較多是在介紹作者自己的經歷與看法並對程式交易提供一些基本的教學,適合想要進軍程式交易的人,可以去買來看看,而且作者在聚財網也有自己的討論區可供討論~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位在國內期貨界10年的操盤高手現身說法,提供可長可久的獨門交易策略,以及成功與失敗的經驗法則。
藉由他的豐富經驗和詳細說明,投資人能以最短的時間及最少的成本,進入期貨與選擇權市場,並成為常勝贏家。
序
目錄
目錄
發行序:童再興
推薦序1:財訊集團執行長 謝金河先生
推薦序2:台灣期貨交易所副總經理 朱士廷先生
推薦序3:康和證券通路事業總部總經理 李文柱先生
推薦序4:非凡股市現場主持人 鄭明娟小姐
自序1:洪守傑
自序2:馮志源
Chapter1 從營業員到總經理
阿扁選前中槍,我選後中彈
十年如一日的操作生涯
成名之戰與經典之作
Chapter2 百戰百勝的投資心法
沒有「投資達人」,只有贏家
成功的操作=實力+紀律+策略
去除恐懼與貪婪的魔戒
資金控管與善設停損
Chapter3 跟趨勢作朋友
善用技術分析找趨勢
趨勢>型態>指標>單一K線
多頭、空頭、盤整的劇本
Chapter4 推翻金科玉律
顛覆成規的智慧
三大操作迷思
Chapter5 晉身贏家的三大心法
輸家的三種心態
我的三帖獨家秘方
Chapter6 解開選擇權的達文西密碼
選擇權是什麼?
剛入門,請遵守「三從四德」
衡量風險的五個指標
Chapter7 期權合璧的獨孤九式
4大進階策略:價差與跨/勒式
9大高階戰法
Chapter8 期權未來大無限
台股重回萬點不是夢
國內期權市場的未來
商品期貨的新大陸
附錄
心得:
這次是介紹期貨跟選擇權,這本書比基礎入門再更進階一些,作者在文中有教一些實用性高的移動平均線及大盤趨勢看法,簡單易懂,本書還會另外附送一張教學光碟可以看,走方便的,適合初學者的進階入門書^^"
◎「跟我在一起會很單調,因為,妳只會感受到幸福。」
◎「許願的時候最好小心一點。」
「為什麼?」
「因為,有時它會成真的。」
◎「當你完成一件不可能的事,連烏龜都會跳舞。」
「可是,烏龜不會跳舞啊!」
「你相信它會,它就會。」
◎小孩仰著頭,「醫生叔叔,你知道人的眼睛為什麼要長在前面嗎?」
完了,小孩子最流行的腦筋急轉彎,人的眼睛為什麼要長在前面?
我哪知道,有長就好了,
管他前面後面?但是被一個小孩考倒,我還用混嗎?於是我說:
「我是醫生,我當然知道。那你知道眼睛為什麼要長在前面嗎?」
這招還不錯吧?只聽小孩回答:「我知道,因為要你往前看。」
【本書簡介】
史上第一本 百分百散戶高手寫給廣大散戶的投資書
讓你輕輕鬆鬆年收增加500萬!
聯合理財網理財會客室,人氣超高股票文章
絕對經得起時間與股市考驗的正確投資觀
最簡單的股市賺錢法,最真實、有趣的散戶投資故事
心得:
這也是一本適合初學者看的書,沒有艱澀的專有名詞,作者也說這本書適合闔家閱讀,內文中提到注意董監更換是個很不錯的選股想法,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看唷~
錢多事少離家近、 睡覺睡到自然醒、 位高權重責任輕;
老闆說話不用聽、 五年就領退休金、 領錢領到手抽筋;
旅遊出國休假勤、 股票分紅拼命領、 出差作事別人請;
金融風暴不擔心、 月月出國去散心、 雙B跑車任我行;
金卡銀卡刷不停、 吃喝玩樂錢照領、 全家出遊有獎金;
回來聊天談事情、 經理來了不用停、 只說謝謝你關心;
下班走人你最行、 上班在家吃點心、 遲到說是出外勤;
說了只有鬼相信、 哪有這等好事情、 原來作夢還沒醒;
醒來只有酒一瓶、 藉酒澆愁撫心情、 沒有付出沒報應、
振作出門找事情、又找錢多事少離家近!
研究所和大學的差別?(資料來源:網路流傳)
大學所學的是人類已知的學問,研究所要探索的是未知的學問
我過去三十二年在美國的大學真正的工作是培養研究生,從1968年開始當教
授,在芝加哥及柏克萊的26年裏,所從事的工作都是和研究生在一起的,最
欣慰的是對培養下一代科學家有些貢獻。我是化學物理領域的教授,你們若到
美國各大學去訪問,常會遇到我的學生,若問說那個實驗室培養最多化學物理
的教授,答案一定說是我的實驗室。孔子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培養下
一代,我是花了些心血。
記得以前每年九月,總會有很多的年輕學生來到加州大學,有的想研究化學物
理的學生,對我的題目很感興趣,就會來和我討論幾次可能的研究題目。每年
我都收二至四位學生,剛開始時,這些學生總是要我告訴他們怎麼做,用什麼
方法做。而我總是老實地告訴他們,如果我知道要怎麼做、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我早就做了,這些問題不會留到今天給你。因為我們各大學做的較好的教授
,真的是走在知識的最前面,每天都在推動知識的前進。對於未知世界的探索
,可能知道該怎麼走,但並不清楚應怎麼做。
新的研究生剛到研究院時,是需要有些調適的時間,要認識自己要做的研究工
作是會有很大的疑難,因為我們是要去未知的世界走出一條路。面對新的同學
,我總是告訴他們,如果是我,我會怎麼做,但是我不確定是否是最好的方法
。大半的同學都覺得很奇怪,到好大學、跟好教授做題目,但剛開始時卻什麼
都不懂,這其實是常發生的事情。我以前每次和我的指導教授討論,教授所能
提供的也很有限,有些提供的也不是很好的構想,甚至根本理念有錯。研究生
將會看到自己和教授一起走入未知的世界,在某些方面,教師可能懂的不會比
研究生多,但在其他方面則不然,教授經常知道以前為什麼沒有走通,以後要
怎麼走,而這種經驗在研究的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每年研究所開學時,我都會感到大學部的教育和研究所的教育有很大的脫節。
最大的原因是明明我們對世界的知識很有限,人類到現在也還是無知的,僅管
從事學術工作的人有滿腦袋的學問,但對地球上所發生的事情的瞭解,只是一
小部分。當中學的老師們急急忙忙的把人類已知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時,應告訴
學生還有許多是未知的,說那些事情是需要探討的。因為很多研究生習慣接受
人類累積的知識,以為我們所學到的東西是相當完美的或人類的知識是很多的
,會忽略以前所學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所以在中、小學教小孩時,應以好奇、
探討為原則來帶動學習,才是對的教學方法。若是在學校時只有灌輸,即使小
孩是天生的科學家,在成長的過程中一直以為該知道的已都知道了,好奇心就
沒有了。經過小學、中學、大學時,到研究所時,探知的動力已被磨損殆盡
了。
「訓練」是重覆學習已知的事以做的更快更好,「教育」是要培養能力以解決
未來的問題。前兩年,我曾經因為擔任教改會召集人的工作而到全省各地作巡迴
演講,這些演講的內容,多是針對國中、國小的義務教育而講的。在演講中,
我常提到教育改革要政府解除對教育過多的管制,學校要能自主,真正要改的
目的是要把每位學生培養上來。我們目前的教學,只有一個方向,一個進度,
會造成有些學生跟不上,以為自己這裏不行、那裏不行,而失去前進的力量。
我們在台灣的教育工作,常常沒有把「教育」和「訓練」這兩件事分開,教育
是教一個人學做人、學待人處事,是要學解決未來的問題。若是要訓練一個技
術工人,則要重覆訓練。比如說做腳踏車,相同的時間內,熟練的人可以做六
部腳踏車,不熟的人只能做一部,前者的生產力是後者的六倍。訓練是已知要
如何做的,做的更快,但在求學的過程中,有很多時候最重要的是要了解。比
如說若是我今天要講的內容是分子碰撞、角動量、散射角度,我可以講的很清
楚,你們也會瞭解。但若我出些習題給你們做,有些乖巧的人,可能很快會把
習題做出,有些人可能要很久,還有一部分的人可能沒有搞通。但較快懂的人
,也許成績、分數較高,但不表示科學研究能力較強。
就如同在我們受教育的過程中,光是懂沒用,不能快則考不好。我們不是讓學
生了解自然現象或是教導他們如何去探求學問,而是給他們很多題目回家操練
。若是做過、有印象的題目,則會考的很好,否則考不好。從國小起,學生都
是在學校受考試訓練,不是受教育。學校在訓練學生以最快的速度解答,而這
些問題都是人類已經解決的問題,要學做的快,實在沒什麼了不起。
我認識一位大學教授,他的小孩很聰明,所有的問題都會解,但在台灣的國民
中學裏,卻是位後段班的學生,因為考試時,解題太慢。另外有一位教授的小
孩也是後段班的學生,到了美國後卻成為高材生,老師每天稱讚他。這是因為
我們不重視教育而只重視訓練。在座可能有很多人是如此被折磨過來的,若到
了研究生還不改過來的話,尤其想要做一個科學家,前途會很暗淡。「教育」
和「訓練」的差別,在研究生的階段特別重要。
激勵學生學習的最佳方法是教授以身作則、培養學生成功的經驗、研究群間經
常共同討論、彼此學習我在1967年到68年間曾在哈佛和賀胥巴哈
(Herschbach)教授一起做研究工作。在1971年時,我到芝加哥學教書,賀
胥巴哈教授來芝加哥大學講演。當時有感而發的告訴我:「遠哲,你們六Ο年
代時,做科學研究的動機是熱情,但現在七Ο年代的學生,把它當作一個工作
看待。」他一直看著我,表示很懷念在六七、六八兩年我們共同擁有的好日子
,而覺得現在的學生已遠不如以前。但我告訴他,我到芝加哥大學之後,發現
這裏的學生也都非常努力。即使到了1974年,我到柏克萊之後,我的學生也
都很努力,他們都日以繼夜的做研究。
有位柏克萊的希柏格(Seaborg)教授告訴我,在我搬到LawrenceBerkeley
Building78之前,下午五點鐘,所有的燈就暗了。而我到了之後,每天晚間
燈火通明,學校有了新氣象。因為我對科學是滿懷熱誠的,學生跟著我做。而
希柏格教授晚上不回實驗室、週末也不來,他的學生也不會回去。過了幾年後
,我去德國拜訪一個研究所,有位教授也對我說類似的話。說他的學生每次休
假回來,第二天就討論下次去那裏休假,也許他應要把他的研究經費給我,因
為我在美國這麼努力。我告訴他,如果你常常在實驗室,學生就不會一直在計
畫下次的旅行到那裏去,而是計畫下一個實驗是怎麼做的。若是教授保有年輕
時的熱誠,想必學生會跟著走的。所以當很多老師說一代不如一代時,該檢討
自己是否變老了,是否花較少的時間在做科學研究,若每天在未知的世界奔波
探討的話,我想還是會有很多年輕人跟著一道走的。以身作則,學生不但會跟
著你,有時會跑的更快。
此外,我們應多鼓勵學生,讓他們有信心努力往前,千萬不能如我們在國小或
國中時一樣,所有的教導只有一個進度,一個方向。老師一直說你這個不會,
那個不會,一直說你不行,你不行。學校要成為一個成功的地方,而非一個失
敗的地方。學生要成功才會往前走,這在設計題目給研究生時即要注意,因為
研究生在四、五年之內要離開,若頭幾年沒有結果,很容易失去信心,讀不下
去的。英國的情形就常是如此,因為英國的學校獎學金只有三年,時間到了,
給學位就走。我曾收了一位英國牛津大學的學生,他有很好的推薦信,也非常
聰明,但他以前的論文題目做不出來。我因為知道他沒有成功的經驗,馬上設
計一個實驗,讓他有成功的信心。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常需要幫助,特別在
最困難的時候,更要提他一把。
我在美國努力那麼多年,也不知自己做對了什麼或做錯了什麼。只是看到很多
學生滿懷熱誠進來,滿懷熱誠出去。其中,我印象很深的是有位挪威來的物理
系學生,在博士論文之中對我表達感謝之意,而對物理系的指導教授,只提寥
寥數語。他說他在我的實驗室裏,能儘情享受研究科學的熱情,並經常和大家
一起討論。教授能常和學生在一起,關懷他們、一起討論是很重要的。
啟發學生、培養學生、為學生營造很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有機會接觸有成就
的人,比指導學生研究的方向更重要我到芝加哥大學教書後,前後陸續做了八
、九個很複雜的儀器。若所有的儀器我都自己做,大概三個月可以做一個出來
。可是我要學生做,他們剛開始什麼都不懂,連畫機械圖都不會,很多事情都
要慢慢教他們。從功利的觀點看,教學生做實驗是不會比較快,同時,一個研
究生常常到了可以做實驗時,就已寫好論文,要說「再見」了。但從人才的培
養及享受來看,沒有什麼可比看到年輕人學成的感覺更快樂。我常向年輕的教
授說,多花些時間和學生一起做實驗,雖然表面上自己浪費時間,但長遠看來
,對自己發展及整體的發展是很重要的。
對於我們不知的未來世界,在和學生摸索、討論的過程中也不一定能解決。但
若是教授耐心聽,指出問題,老師和同學都可以學到不少事情。重要的是,一
起做科學研究是很有趣的。學生剛開始時,常提出一些很笨、不合理的問題,
經過幾次解說後,就慢慢地提出很好的問題,變的很能幹。啟發學生比指導學
生方向更重要的。
我最不喜歡看到有些老師把學生當成廉價勞工,常要學生做很多事。在英明教
授的領導下,可能學生可發表很多文章,為指導教授解決了一些問題,但很可
能沒有學到什麼。我一定會讓我的學生有主導的機會,而不是我的一雙手去推
動我自己的工作。每次教授要學生做一件事,都應以身設想,是否自己願意花
這麼多時間如此做。當然若是學生自己願意做的,有自己的構想,又是另當別
論。
此外,要培養學生就要有責任為學生營造很好的研究環境。所謂好的環境包括
大環境及小環境,大環境是一個大學、一個學院的環境,小環境則是一個研究
室的風氣。我到過美國很多大學,每次講到芝加哥大學,都很懷念。因為該校
不大,教授之間很多討論。在創校時,洛克斐勒先生就說這是所研究大學,教
授不但要教書,也要做研究。每年三個學期,總有一個學期可以不教書,專心
做研究。每個教授中午都在教授餐廳吃飯,彼此常常有很多各種學科的討論及
活動,感覺這是個學者的社區。
而到了柏克萊的化學系時,規模很大,什麼都有,但也因此減少和別的教授溝
通、互動的機會。對一個研究室來說,研究生之間要如何坐在一起討論,把自
己的困難講出來,也從別人學到一些東西,是教授很大的責任。此外,一個教
授在收了研究生之後,也應負起營造一個環境,讓研究生可以有毫無牽掛地做
研究,這包括有足夠的錢可以解決衣食住行的需要,但不要有太多錢去煩惱要
如何花。也就是說,收入可以到吃住都沒問題,但不能到每星期都去聽歌劇。
此外,我們要讓年輕人多接觸學術上有成就的人,並和他們討論學問。如此可
以打開年輕人的眼界,並知道有成N的人在想什麼、有什麼遠見?為什麼他們
有那麼大的成就?年輕人一定會發現,即使很有成就的人,談了之後,也覺得
不怎麼樣。如果自己努力的話,一定可以做的比他們好,這也是和名人接觸的
另一優點。
學生找研究題目切忌好高鶩遠
在過去幾年內,有些美國的教授朋友告訴我,他的大陸學生好高鶩遠,常要做
些艱深的題目,以為解決這些問題,就可以得諾貝爾獎。這些學生不了解科學
研究的能力是一步步學來的,研究的題目不是圖書館找的,是教授根據以往經
驗所得的題目,若學生覺得那個教授的題目有趣,則跟該教授做論文。事實上
,我們科學所知道的很有限,每個人在研究中,會發現奇妙不能解釋的現象,
往往成為以後的題目,這些題目剛開始是從年長的人得到的,但年輕人慢慢地
就知道如何解決。
學生好高鶩遠不是研究科學的好習慣。有時候,有的學生也很狂妄。記得我在
台大化學大二時,常和台大物理系的學生談世界上許多還沒有解決的理論。不
懂為什麼愛因斯坦這麼聰明,還不能解決地心引力、電磁場、強力弱力的一些
問題,把力、場從更根本的方向統一起來。我也曾買了很多相關書籍,想解決
許多愛因斯坦不能解決的問題。對於高鶩遠的學生,教授應指導其先從根本
了解,發覺有些路不是此時能做到的,很多的成就是一輩子的努力,是一步步
的走上去的。好比從這裏到二樓,要一步步走樓梯上去,若要一步跳上去,可
能要跳一輩子也跳不上去。
結語:人生最有趣的事是能做自己喜歡的工作
我總覺得世界上,從事學術研究工作的人不一定要那麼多。每一萬個人中,有
三、四十個人做就夠了,如此社會的負擔也差不多。還有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
做研究工作,不能鼓勵每個人都從事研究工作,或以為每個人都可以做的不錯
。更因為研究工作的職位空缺是有限的,不能盲目的要研究生做研究,把每個
研究生當作將來要做研究工作的人。
我國每年增加約二千個博士,包括有一千兩百位從國外回來及八百位國內的博
士。不應是每個博士都做研究,很多人可以投入實務工作或是生產界,學的技
能也可以對社會做出貢獻。如教育界國小、國中之老師,政府界的環保工作等
等也都很好。真正研究工作人員,應是真的對研究有興趣的人,讓這些人可以
沒有失去工作的憂慮。
有一年輕人說他小時候原本父母親因為家庭環境不好,要把他送給別人養。但
他為了可以留在自己的家中,向父母親說「我可以不吃飯,喝水就好,不要把
我送給別人。」後來他母親也因此沒有把他送給別人。要享受自己的人生,則
要找自己喜歡的工作,錢賺少一點沒有關係,沒有飯吃的時候,喝水就好。因
為做自己喜歡的工作則會努力的做,努力做則會有些成就,有成就會受到鼓勵
,就會有成就感及滿足感,這是人生最有趣的事。所以只有真正熱愛科學及喜
愛科學的人,才需要從事研究工作。若是國中國小教育能如此的教育孩子,不
要鼓勵所有的孩子只重視智育及升學,則真正做研究的人可能越來越少。
有個加州理工學院的教授在得獎時說,學校對我很好,給我做研究,給我錢,
又給我好學生。我的一輩子渡過了很興奮、很快樂的日子,再也沒有什麼比做
研究更高興的事。對於真正對科學工作有興趣,而且又能做出貢獻的人,從事
研究工作,在人類未知的社會走出一條路的,也如同在原始森林中漫步、探索
一樣,是那麼的有趣、值得的。
政大教授曾巨威:有錢大戶6成以上所得來自股利,靠著股票錢滾錢,財富迅速累積;窮人沒錢買股票,8成所得靠薪資,貧富差距自然拉大。 日本趨勢大師大前研一也說:「M型社會來臨,薪水再已不能致富,唯有投資才是致富之道」
富人靠股利致富,薪水階級沒得靠,更要學習投資。許多人抱怨沒有大錢可投資,其實小錢投資方法也不少!本書特別介紹四種3千到3萬元的投資工具;且全部經過實際操作後將經驗大公開!
心得:
本來是去書店找其他書的,看完一段"漫步華爾街"之後,無意間抽出這本起來看,很薄,兩百頁上下,我又多花了兩個小時左右在書店把他看完,還不錯,適合想多了解投資工具的初學者看(就是我= =")
他主要是在介紹四種投資工具:水餃股,認股權證,選擇權,基金,主要都是讓小額投資人可以利用的工具,前三項都在強調"風險有限,獲利無限",用對方法跟分配方式都會有很不錯的獲利,也讓我更體會到資產分配的重要性,還不賴,是今年1月出版,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書店翻一翻!!
年輕漂亮MM想嫁有錢人 金融家的回復令人拍案叫絕 (環球時報)
一個年輕漂亮的美國女孩在美國一家大型網上論壇金融版上發表了這樣一個問題帖︰我怎樣才能嫁給有錢人?
"我下面要說的都是心里話。本人25歲,非常漂亮,是那種讓人驚艷的漂亮,談吐文雅,有品位,想嫁給年薪 50萬美元的人。你也許會說我貪心,但在紐約年薪100萬才算是中產,本人的要求其實不高。
這個版上有沒有年薪超過 50萬的人?你們都結婚了嗎?我想請教各位一個問題——怎樣才能嫁給你們這樣的有錢人?我約會過的人中,最有錢的年薪 25萬,這似乎是我的上限。要住進紐約中心公園以西的高尚住宅區,年薪25萬遠遠不夠。我是來誠心誠意請教的。有幾個具體的問題︰一、有錢的單身漢一般都在哪里消磨時光? (請列出酒吧、飯店、健身房的名字和詳細地址。)二、我應該把目標定在哪個年齡段?三、為什麼有些富豪的妻子看起來相貌平平?我見過有些女孩,長相如同白開水,毫無吸引人的地方,但她們卻能嫁入豪門。而單身酒吧里那些迷死人的美女卻運氣不佳。四、你們怎麼決定誰能做妻子,誰只能做女朋友? (我現在的目標是結婚。)"——波爾斯女士
下面是一個華爾街金融家的回帖︰
"親愛的波爾斯︰我懷著極大的興趣看完了貴帖,相信不少女士也有跟你類似的疑問。讓我以一個投資專家的身份,對你的處境做一分析。我年薪超過5 0萬,符合你的擇偶標準,所以請相信我並不是在浪費大家的時間。
從生意人的角度來看,跟你結婚是個糟糕的經營決策,道理再明白不過,請聽我解釋。拋開細枝末節,你所說的其實是一筆簡單的"財""貌"交易︰甲方提供述人的外表,乙方出錢,公平交易,童叟無欺。但是,這里有個致命的問題,你的美貌會消逝,但我的錢卻不會無緣無故減少。事實上,我的收入很可能會逐年遞增.而你不可能一年比一年漂亮。
因此,從經濟學的角度講,我是增值資產,你是貶值資產,不但貶值,而且是加速貶值! 你現在25,在未來的五年裡,你仍可以保持窈窕的身段,俏麗的容貌,雖然每年略有退步。但美貌消逝的速度會越來越快,如果它是你僅有的資產,十年以後你的價值甚憂。
用華爾街術語說,每筆交易都有一個倉位,跟你交往屬于"交易倉位"(trading position),一旦價值下跌就要立即拋售,而不宜長期持有——也就是你想要的婚姻。聽起來很殘忍,但對一件會加速貶值的物資,明智的選擇是租賃,而不是購入。年薪能超過50萬的人,當然都不是傻瓜,因此我們只會跟你交往,但不會跟你結婚。所以我勸你不要苦苦尋找嫁給有錢人的秘方。
順便說一句,你倒可以想辦法把自己變成年薪50萬的人,這比踫到一個有錢的傻瓜的勝算要大。
希望我的回帖能對你有幫助。如果你對"租賃"感興趣,請跟我聯系。"——羅波.坎貝爾(J‧P‧摩根銀行多種產業投資顧問)
謝謝大家花時間看完我的文章...
有介於不少版友來信問我考古題的問題
我一次寫出來希望可以幫助有需要的人
-----------------------------------------------------------------------------------------------------------------
考古題的重要性當然不在話下...
我是從10月開始慢慢地做考古題...
做到開始3月考試~
這些考古題都是我自己寫的,我參考的東西很多
仿間有賣的考古題解答(有些錯的滿多的)
補習班講義(老師有時候也會留一手,至少我問問題常問到解答是錯的,
老師會跟我講,可是沒有常問問題的同學可能就不知道了)
還有學校老師,同學,不過最後還是以"原文書"作為正解的標準
最後面有我寫的考古題,8x份,不包括儀分在內,
你一個禮拜寫四份+訂正 一個月16份
你也要花5個月,所以能及早擬定計畫去做,就不會到時有寫不完的窘境
當然,你想專攻某所學校,甚至可以做到8x年的考題,只是說往前寫,難易度會變難,
考古不高,但是可以了解學校整個考試的趨勢,我自己是有寫8x~9x 年份的有機,實力當然會提升很多,因為現在考試比以前簡單很多,複雜的會了,簡單得更容易上手!!
至於儀分考古題,在你沒有念好以前,想寫考古題是很花時間的,因為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原文書中找答案,你沒有念一定量的書,你想在那麼厚的原文書中找答案,就像海底撈針,我常常花一整個晚上來找一份儀分考題的答案,而且儀分東西多,考古性不高,所以很多人都說儀分的投資報酬率差.但是儀分考題關聯性往往很高,就是你很容易從考題上了解這學校出題的大方向,然後在這範圍內的內容都去念,應該會有不錯的效果~
至於寫考古題,我自己是把每一份考古題都當作一次考試,規定時間為70分鐘,再利用最後10分鐘重頭檢察,(真正實際考試時間為100分鐘)一開始寫不完是很有可能的,我這樣做是在訓練自己掌握時間及判斷難題,簡單題的先後順序,你當然可以依您自己的需求做安排,寫久了你應該會慢慢適應在70分鐘內,把大部分你會的題目做完而且檢查過一遍,只是寫考古題前,你應該是已經念過一遍書才去寫,寫到不會的,就是你該加強的章節啦
結論:考古題必寫(考古性在學校篇有提),並以原文書為參考標準~
不要完全相信仿間的書籍,或補習班講義,請自己作最後的判斷
-----------------------------------------------------------------------------------------------------------------
考古題:
台大
有機: 96 95 94 93
無機: 96 95 94 93
物化: 96 95 94 93
成大
有機: 96 95 94 93 92 91
無機: 96 95 94 93 92
物化: 96 95 94 93 92
中興
有機: 96 95 94 93 92 91
無機: 96 95 94 93 92 91
物化: 96 95 94 93 92 91
儀分: 96 95 94 93 92 91
中正 (空著表示表示網路上該學校沒有把考題放上去)
有機: 96 95 94 92 91
無機: 96 95 94 92 91
物化: 96 95 94 93 92 91
中山
有機: 96 94 93 92 91
無機: 96 95 94 93 92 91
物化: 96 94 93
接下來是要講補習的問題…補不補習決定在你
有機:
我大三暑假有補”洪亮””建國”的老師,通常大家都會說南方智北洪亮,所以名氣可想而知,不過也滿有年紀了.他之前上課方式就一個禮拜兩次,從早上到下午,所以第一次上他的課,抄筆記會抄到手痠,要抄的東西實在無敵多,不過你都有確實把重點跟黑板的東西抄下來,等你到時再回頭複習時,應該很輕鬆的,
你問我學校的課修完還需要補有機嗎? 我告訴你,如果你可以滴水不露的把原文內容都看熟加上學校上課的筆記弄熟,那大可以不必補習,補習班的筆記不過是一堆不同版本的原文書綜合起來的,所以大部分你應該都可以從學校的原文書翻到,他的好處就是幫你整理好了~
無機:
大三升大肆暑假補的,建國的潘亦老師,在我眼裡他就算是個學長吧,因為他也是洪亮的學生,他自己也有教有機,這樣子想只是讓我在問問題的時候有同輩的感覺,想說學長那麼厲害,為什麼我做不到…哈哈哈…(題外話…XD),講到無機,我是覺得最好可以補一下,整個補習裡面,我覺得最值得就是上了潘亦的課,他真的很強,超強,有夠強,到後來你可以拿1000分的實力去考100分的考卷,不過最好有心理準備,第一,他上課不慢,如果你要聽懂又要把筆記抄好,那你一定要非常非常專注,不然會跟不上,再來就是多問問題,不管有大還是小問題,不要怕,就去問,一直問,久了你就會習慣問問題了,這樣實力才會上升!!
物化:
我是補張北城,評價滿多都是不太好,不過我自己是這樣想,等你真的有實力去判斷這老師好不好的時候,那你應該已經念了不少書了吧,所以你也可以把它當作另一個學長,不過跟這學長學的東西有限,所以你學走他的技巧之後還要更進一步自修並超過他,這麼形容好了,他會用淺顯易懂的形容來帶你進入物化的領域,用奇妙的比喻來解釋深奧的物理意義,所以他那套教法或許方便你記憶,但是卻不是很正統可以了解真正物理意義的方法,如果你要找其他老師的話,就要再另外問囉,不過不要找楊協成知道嗎,因為那是同一個人….XD
儀分:
我沒補習,也不太建議,我認為好好念班上老師上課筆記就很好了,,不過沒教的部分還是要自己花時間去讀!
儀分比較偏背的部分,補習班大部分都先教儀器光譜,跟層析部分,還有部分基礎分析,那你自己背一背就可以了,重點只是要記很多,所以大家通常都會放棄,因為投資報酬率很低,那你問我到底該不該念,我當然說要念,考試會考,你就去念!,時間,多得是時間,這科沒別的,就是需要恆心….XD(有進實驗室的應該更容易上手)
不過你最好衡量一下,不要把時間都拿去補習,補習只是你獲得資訊,能吸收才是最重要的,所以盡可能規劃好時間,自己念才有用!
感謝觀賞~
這篇是簡單介紹學校出題方向,前提是你要做考古題
台大:
考古題算有用,倒是補習班的東西,還滿多台大考試有考,或許補習班就是針對台清交吧,如果你英文不錯,不要猶豫,就考這家,近幾年考試人數不到200人,跟聯大(清交央)6XX人比起來少多了,而且近兩年的最低錄取分數只有82,81分,(考三科:英文,有機無機.物化分析),英文不算分,但是成績要超過考生的前百分之五十,所以可以說總分200分只要拿一半不到就可以了,你說台大難考嗎? 恩…我有機無機那科就拿7X分了,我可以跟你說考古題有做,書有念,基本上要過門檻不難,只是你英文要有一定水準阿…我就掛在英文XD
聯大:沒有考,你們可以再問問其他學長姐
成大:
考古很有用,不過不是要你把考古題都背起來就有用,因為他基本上都不會考考古題,之所以說考古題特別重要,是因為它可以幫助你猜題,從前幾年考過的東西你會發現他有一些重複的章節,有些偶爾出現的章節,總之,你就是要猜題,這章節他考過甚麼,甚麼重點他還沒考,你就多念一些,反正他考過的再考你也會,說白一點,就是你要好好運用你的工具書,原文書,
結論,考古題還是要寫,成大雖然重複比較少,但只要會猜題,命中機率一定不差~,
中興:
考古之神阿,在時間上前面幾所都會先考才輪到中興,如果你已經不想念了,你大可以只要看考古題,我就是這樣,(因為我整個沒力了…~”~)
考有機時,有蔡老大加持定掉一堆人是一定要的啦,
無機,幾乎是去年的改版,我應該可以考100分吧…XD
物化,這次考的又不太一樣,很多敘述,也滿多儀分上過的螢光磷光,大致都
不難,可是也有人說不簡單,就因為他英文描述一堆,你平常有念原文應該
就ok,我猜測明年考試應該會跟今年差不多,說不定有重複考題,考古題必
寫!!!!!!
儀分,看造化啦….今年重複少,明年我預估一定會有重複,必寫考古啦XD
結論:考古題超有用,到考試你就會有深深體會,如果你要上中字輩,這所也一定是你的首選,有背有分,gogogo
中正:
考古題必寫,有時候會有一模一樣的題目出現,中正考試幾乎都是選擇題,有機無機算一科,物化分析算一科,還多考一個綜化(普化),去年這學校平均6X分吧,普化你沒看自己寫大概都有60分(至少),所以你有機無機最少拿個70分,物化分析拿個50分,就一定備得到,
實際上普化應該可以更高,他考的都是你學過,也不難,只是有50題選擇,你要好好把握時間是一個重點
有機無機:我個人是覺得所有考試裡面最簡單的,我也有寫過考古題
寫到滿分過的…XD,所以前面幾所考古題你都有寫過,這只
是小菜一盤
物化分析:也是會出以選擇為主的形是,出題也滿簡單的,反正沒有倒
扣,不會你就猜,不過也要注意時間,他有時候會考Atkin’s的
內文,不是習題喔,所以你可以把課本每章節的總複習看看,
只是我有中正的朋友,他們並不是用這本就是了
總結:覺得自己實力不夠,又想衝中字輩,你倒是可以試試看,(考試的難易度並不代表學校的老師程度唷),加油這所非常有機會的,再偷偷說一下,基本上考到這所的時候台清交成都已經放榜了,所以跟你競爭的學生一定會大減,只要你能撐下去,絕對不是問題的
中山:
我覺得這所並不好考,主要原因可能是這所學校的原文書用的跟我學校不一樣,所以你要力拚這所學校,就要找一下認識的,問問他們的用書了
有機:他考的題目滿少的,也不難
無機:據說是用Atkin’s 會出滿多例題的,而且考古題很少有一樣的,適合像成
大用猜題法,不過題目也沒有很多,要猜的很多~
物化:考古題你有空可以看看,很機車…XD 那你問我要不要寫,如果你要考你就寫,對你無害啦…
儀分:考古題滿有用的,有考過一樣的,跟其他學校比起來,他考的範圍比較大, 不會很細,所以可以用儀分去補物化分數
結論:你要考這間,你要比別人多花點時間去看他們原文書,不過念到就是你 的,所以好好加油還是有機會的!!
以上是我有寫考古題的學校感想~
如果你有興趣想買考古題,可以私底下問我~
感謝觀看~
原文篇:
有機:
Bruice,我是用第四版,章節出入應該不會太大才是,
大部分學校好像都是用熱火主力版本…XD
原則上,這本書的英文較淺,所以應該不會有閱讀上的障礙,我認為前面就是
立體(stereo-)化學要會,像甚麼是chrial cpd , meso cpd, racemic mixture,
Diastereomers, regioselective rxn , stereoselective rxn , stereospecefic …等等,你都要能夠用文字表達並能舉出例句,再來就是10,11,12章節,SN1 SN2
E1 E2,這些你都要會,很常考也很基礎,再來就是15~22章,有關苯環,carbonyl
cpd,雜環,這也全要會,還有後面29章,就是一些成環的反應…
至於光譜,你們最好可以另外修有機光譜,這樣光譜才有達到基本考試的需求~
總結: 1~12章 15~22章 29章 (習題+例題) + 有機光譜
無機:
大部分是用Miessler 第三版吧,我念得時候也是以這本為起點,因為
她寫得很簡單,再進階還有Huheey, ATKIN’S,Douglas,F.A.Catton…等等,
這本書的第2章比較少考,因為考到物化的部分去了,例如partical in a box ,
但是你要會判斷波函數,Slater’s rule…等等,要寫例題與後面習題
3~5章可以當作一個的部分,就是從點群學到MO,考題也通常是連貫的,重點
是他幾乎是每所學校的必考單元所以你一樣習題+例題做熟即可
6~9章當作一部分,這部分一樣是要把習題例題做熟,
10~15就是配位化學+有機金的部分,這部分顧好應該就可以把握住40分以
上,一樣習題+例題全做
16章 偏生化,考試會考個一兩題,大概3分4分
總結: 念這書沒有甚麼捷徑,弄懂觀念,好好複習
物化:
我是用第七版Atkin’s 這本算是各大學校用書的大宗,所以你不用擔心原文
書會不好,你只要想辦法弄到解答然後跟他拚就對了,我認為最需要做
完後面習題的章節是4,5,6,7,9,10,11,12,13,16,19,20,25,27,其他章節你至少
也要把課文例題做完,不過我自己也是有做其他章節的習題,等你做
完一遍又一遍,做到隨心所欲,對大部分學校應該就沒問題了…XD
例如成大滿喜歡考Gibbs energy中興喜歡考entropy…等等,你都可以從考
古題窺知一二.
總結: 4,5,6,7,9,10,11,12,13,16,19,20,25,27 後面習題
1~27章的例題
儀分:
Skoog也是每個學校都用的大宗,只是內容繁多,你要看完並不容易,基本上
1,2章基本認識一下,6~12章基本光學儀器方法要看,13~21章,光學光譜法要
看,21章表面要看,25~30章層析法要看就這樣,你可以跟我一樣分四大部
分,然後再慢慢細分去看,做樹枝狀的擴散,對你記憶比較有幫助,我沒有更
好的方法念這科,所以我乖乖把所有後面習題都做完,其實內容的例題也要
做,考試都滿常考的.
假使這些你都搞定了,那就去寫基礎分析吧,我沒能完成,只是翻翻而已,不
過考試考得也不少,能看就盡量看吧,看到電化學前面就可以停了,後面層析
跟儀分差不多~
總結: 1~21 22~24(電化學) 25~30(層析)+基礎分析(1~電化學前)
以上是我學校的用書,對於您自己的規畫,以自己學校的原文書,上課筆記為主
重點是要提早規準備,像我物化很後面才開始,真的很趕讀得很不踏實~
智富月刊 Vol.90, February, 2006
35歲仍是大多數男人為事業打拼的黃金期,但陳宥聰卻憑著股市投資賺到千萬退休金,5年來,他沒有工作,卻能悠閒度日,問他為何能這樣灑脫過日子?頭髮有些花白的陳宥聰笑著說:「我只是比較懂得理財,生活比較沒有後顧之憂而已。」
1999年陳宥聰還是三洋汽車研發人員,當時電子股當紅,他勤於研究公司的基本面,把全家人的積蓄拿來重押當時業績嚇嚇叫的仁寶(2324)、廣達(2382)等電子股,快速累積千萬財富。之後更順利躲過「兩國論」所導致的台股下殺,保住既有戰果,也毅然遞出辭呈,開始享受幸福的退休生活。
不融資、不隨市場起舞
從股市賺到千萬退休金,陳宥聰的祕訣是堅守「不融資、不隨市場起舞」的二不政策。即使身邊許多親朋好友紛紛融資、抵押房子投入股市,他卻堅持以現金買賣,既不短進短出,也不胡亂投資,寧願放長線釣大魚,因為他深知投資股市要有定見,才能夠「賺進財富、守住財富」。
「你說得很有道理,不過我要回去問我老婆……」面對營業員、理財專員天花亂墜的投資建議,陳宥聰總是以一副「妻管嚴」的模樣來應付,因為在他心中早已有了一套投資邏輯,不輕易受外界影響而動搖。
大多數投資人容易受市場氣氛感染而起舞,但陳宥聰卻喜歡逆向操作,就像2004年總統大選前,當大家對台股一片看好之際,有天他發現,連一向保守的銀行經理友人,都把定存解約拿來投資台股,驚覺這正是過熱的徵兆,因此當機立斷在7000點附近出清持股,大賺一票。就是這樣的理念,讓他平均每年都有3成以上的獲利。
5項指標選幸福好股票
陳宥聰從來不看技術指標買賣股票,而是以基本面與財務指標選股。他的核心選股指標有5項:
1.產品要有高市占率
2.近5年平均ROE(股東權益報酬率)>15%,或者高於同業
3.盈餘再投資比率<80%
4.稅後淨利>5億元
5.本益比在12倍以下
符合這五項條件的個股才是陳宥聰心目中的理想標的。雖然以他的財力要買動輒3、500元的高價股並非難事,但50元上下、又符合上述條件者,才是他眼中的幸福好股票。
例如去年下半年他就以40與30餘元價位,買進華立(3010)、全漢(3015),如今分別有3成與6成以上的獲利。至於中碳(1723)、中華車(2204)則是他未來持續看好,也覺得買得最安心的好股票。
如今賦閒在家的陳宥聰,儼然成為家中的「財務總管」,舉凡保險、股票、海外基金投資、房屋租金收入都由他一手掌管,只有閒不住的陳太太依然保有保險公司的彈性內勤工作。時時享受天倫樂的陳宥聰,每年暑假,都會帶著一家四口去海邊戲水,育有一女一子的他,生活就如同一個「好」字,過得幸福又自在。
1.先儲蓄,剩下的錢在消費
2.把想買的東西保留24小時
3.把錢放在不好拿的地方
4.做好收支簿的概念
5.隨時把"算便宜點"放在嘴邊
6.關掉剝奪時間和金錢的"電視"
7.早睡早起,維持生活品質與工作效率
8.多走路,省錢又健康
9.以閱讀做為最便宜的娛樂消遣
10.常去銀行和房地產仲介所走動
考試結果:
台大落榜 (最低錄取81分,我的分數10X,英文沒過…Orz)
成大正取1 (分數:25X)
中興正取8 (分數:27X)
--------------------------------------------------------------------
時間回到大三下結束,也就是大學最後一個暑假
在準備考研究所之前,先向各位報告我當時的擁有的財力,
我有機下被當過一次,所以我三下重修,經過第二次的洗禮,A+到手…XD
其他主科我都有順利通過,所以大四時,我大概只剩2,3門的專選跟必修的大四專題.
以目前的實力,我大概只有有機15~21 29章是有印象…(Bruice版本)
物化…儀分…都是N年前的印象…ORZ…那就從0開始吧
無機…雖然我有認真的上課…但是都只有看看筆記…所以還是不夠阿…也從0開始
以上給大家做為一個參考,
以下是大綱,之後還會細講 跟 檢討
七月: (偷懶的一個月)
有機:把原文書1~14章看完囉,(只有看原文內容,沒有做例題)
無機:跟補習班進度(上完課隔天複習一遍,上課前再複習一遍)
物化:跟補習班進度(同上,而且務必做到)
儀分:沒有進度
八月: (收心的一個月)
有機:因為大三有補習過,可是有幾本筆記不見了,超心痛,只能跟同學借來抄
慢慢的抄,所以沒啥進度
無機:跟補習進度(同七月,不過因為補習講義有考古題跟各版本原文例題,我就幾乎花N小時在寫這些東東,下次上課拚命問老師,問到11點…XD)
物化:跟補習進度(同七月,沒有無機那麼拚,只有把上過課的題目做完)
儀分:沒有進度
PS.收心…..把小遊戲版…老遊戲版…表特…黑特…刪掉…XD
加入graduate.. study…CareerPlan…GraduateCram…Chemistry…. t-management…等版,還滿有用的,
九月: (無機月)
有機: 繼續慢慢抄…抄不完…哭哭
無機: 上到配位跟有機金屬,這時的我無機最強…XD 因為我的目標就是寫
完題目殺去問老師,暑假補習班好像還沒有人開始寫或是同步跟老
師進度寫,幾乎都是我在問後面原文題跟考古題,補習的人比較
會問上課出現的問題,這成就感可是會上癮的….
物化:同八月
儀分:沒有進度
PS.這時差不多開學了..我大概開學後兩個禮拜才回去,因為台北補習上不完…~”~ 也沒上完,
綜合一下,九月底回到學校,我最有把握的就是無機,我把握的意思就是我可以去考試了,因為台清交成中字輩的考古題我都做過一遍了,原文的例題也是!
有機終於把筆記抄完了….ORZ 目前只維持著大三下的實力,而物化是補習班的課都上完也都看過一遍,從熱力學到量子力學到動力學…不過一點都不強,因為我這科超爛…沒有抓到感覺,只能傻傻的背…(最後成大我考88分…ORZ…因為考得比較簡單嗎….XD)
十月: (有機月)
有機: 衝衝衝…我給自己三個禮拜把全部有機筆記都看完(有500多頁吧)
無機: 從頭複習,開始看原文書(Miessler)
物化: 從頭複習,筆記題目慢慢看…龜速
儀分: 沒時間看
PS.這個月我自己稱為有機月…天天有機…有機天天…因為我想開始寫考古題了…就是一整份的那種,所以我一定要看完, 我大概從月中開始,每周六日,兩份考卷,時間限定在60分鐘(實際考試是100分鐘),不過有機,無機是我強項,沒再怕的..XD
十一月: (物化月+考古題起頭月)
有機:經過十月洗禮,沒再碰的啦…就寫考古題當複習
無機:看原文書+例題+後面習題(當然是全部都寫啦)
物化:努力看補習講義+筆記,抓不到重點就只好死背,題目也背,快吐血了~
儀分:沒時間看(中譯本 隨便翻翻)
PS.在十一月底時我是預估 有機 無機 物化 都可以完整告一段落,然後開始再一次從頭複習+開始寫考古題,之後偶然遇到*某學長…XD,他說有一個交大的學生,他物化的念書方法是把ATKIN’S原文書所有課文例題,後面練習題,還有PROBLEM,都做完.就沒問題了,不過那個人是從暑假開始做的,兩三天搞定一章節,一直維持下去的,在我聽到這資訊時已經快12月了,阿哩勒勒,我回去看看那本厚到可以防彈的原文書,是要我怎麼看啦…XD,我算算所有課文例題大概就有200題了吧,何況是後面的練習題跟問題…ORZ…因此十二月要好好計畫嚕~
十二月: (原文月+轉捩點)
有機:死命的寫考古題+習題,怎麼可以這麼多寫不完寫不完….
無機:原文書+所有習題(前提你要有解答)
物化:原文書+內容例題+習題,跟你拚啦…兩天一章或一天一章
儀分:原文書+中譯本(當小說在看…看開心的…orz)
Ps.這個月也是周六,日各一份考古題或各兩份考古題,其他時間都是在看書,不過有一個很大轉捩點就是,*我開始一天看四科,早上寫有機,下午看無機,傍晚到六七點看物化,吃完飯看儀分,這是我一個跟其他人有點不一樣的念書方式,有興趣的可以體驗看看,大概早上8點開始看,晚上10~11點睡覺…念書大概念到晚上10點,剩下時間就是休息,上網,隨便,11點前睡.
一月: (原文月)
有機:原文習題例題慢慢寫
無機:原文習題再重複習一遍
物化:原文習題(1~10章 11~16章 19~20章 25 26 27章)做完
儀分:原文習題(每一章都開始寫開始背…一天背一章..無限循環XD)
PS.這時候要注意考古題的進度,現在我大概是一天最少一份…因為我報的學校比較多,台成中字輩3所+師大,所以有很多可以寫~
二月: (考古月)
有機:因為時間太趕,只有做完部分章節的例題跟習題 + 考古題
無機:同一月,看他個N遍就對啦 + 寫考古題
物化:同一月,題目多到一個境界,無限迴圈記記樂, 看他N遍啦
儀分:看膩了原文就跟同學借以前上課筆記當小說看…再次無限迴圈
PS.二月有過年,大概七天,我自己規劃七天都寫考古題,因為我念不下去啦,所以腦袋只好轉移注意力,我那七天天天都寫考古題,順便比照考試時間和科目,測試一下,不過我都是以60分鐘為準就是了,我一天的極限大概是做六份考古題,早中晚各兩份+訂正!!
三月初就開始為期一個月的考試轟炸….
這就是我大致實際上的考生生活,辛苦各位的眼睛啦!!!!!!!!
其他的細節跟相關內容,待續
感謝觀賞…